82岁的李玉(化名)是一位患糖尿病多年的“老糖友”。多年来,她一直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。在她看来,自己能吃能睡,行动利索,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。
今年1月初,李玉的脚气复发了。因为脚痒难耐,她不经意挠了几下,不小心把脚趾挠破了。
李玉没当回事,毕竟她和这个老毛病“战斗”了大半辈子。“抹点消炎药,过两天就好了。”李玉对老伴说。
谁知道这点“小伤”不仅长不好,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——皮肤破损处发红发热,创面明显加深。最重要的是,疼痛感一天比一天重。
李玉这才来到一家诊所就诊。换药的护士为她进行了创面的清洁和消毒,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,将伤口妥帖包扎好。李玉觉得“这回伤口肯定能长上!”
可惜事与愿违,三个月过去了,李玉脚趾的小创面已然成了一个小洞,散发着阵阵臭味,脚背高高肿起,连下地走路都困难。李玉和家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经过四处打听,找到了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(市人民医院)坐诊的北京援疆专家杨喆。
杨喆为李玉做了仔细检查,结合CT结果,判断李玉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糖尿病足。伤口直径虽然仅有1厘米,但是深度直达骨髓。小洞里的局部软组织和骨髓均已发炎、坏死。再拖下去,李玉将面临截肢风险。
李玉听完杨喆的讲解大惊失色:“我以为是脚气导致的,怎么会和血糖有关系呢!”
杨喆向李玉详细解释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(市人民医院)糖尿病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其病情的会诊结果:你虽然一直在注射胰岛素,但是空腹血糖已经达到了9.0 mmol/L,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。而且,你也没有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,这才导致了糖尿病足的发生。
杨喆根据李玉的情况,为她量身制订了治疗方案。先通过输液、换药等方式控制感染,待炎症消退后又为她进行了扩创治疗——将伤口深处坏死、失活的组织清理干净,通过专业方式将空腔填充起来,静待新鲜肉芽生长。7天后,再通过植皮和植皮瓣的方式彻底修复创面。
虽然治疗过程较为漫长,但最终疗效令人欣慰。在杨喆及其团队的精心治疗下,李玉脚趾的创面终于长上了,老太太又恢复了昔日的活力。出院前,杨喆再三叮嘱,一定要遵医嘱监测血糖,按时到医院随访。
“您说的我都记住啦!”李玉握住杨喆的手,动容地说道:“杨主任能留在克拉玛依给我们看病,真是咱们老百姓的福分!”